新四军人物
张如屏: 延安归来点燃抗日烽火
- 分类:新四军人物
- 发布时间:2022-02-18 17:42
张如屏,长丰县杨庙乡人。生于 1907 年,1926 年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 年参加红军,历任团、师党代表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南行政委员会民政局局长、党委书记,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83年病逝。
(一)
1936年,皖西北地区处于革命低潮。次年夏初,皖西北游击师师长孙仲德奉皖西北特委指示,到延安找到了党中央,汇报了情况。中央决定皖西北成员刘敏、张如屏、曹云露等到延安学习,他们分别于 6 至 8 月到达延安。
1937 年 12 月,根据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中央组织部分别同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曹云露、在抗大学习的张如屏谈话,指示他们立即返回安徽,开展敌后抗日工作。据张如屏后来回忆,一天上午正在上课时,突然学校派人来通知,说中央组织部叫他立即去。当他从东门外走到北门外中组部办公室时,陈云(时任组织部长)、王鹤寿两同志早己在办公室等着。王鹤寿直截了当地讲:“组织决定派你和曹云露回安徽去,开展敌后抗日工作。具体任务由开封中原局朱理治同志作安排。”并告诉朱的住处和代号,问张如屏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张提出原皖西北特委成员如能多去几个,力量要大一些,并提了名单。陈云说:“现在还不能去更多的人,就只派你们俩。”张如屏看组织上已经作了决定,表示坚决服从,立即转去找曹云露,没几天就启程去西安了。
在西安,张和曹装扮成商人,直奔开封见到了中原局书记朱理治。他简要地讲了当前的形势和安徽的情况,他说:“派你们到敌后去,就是要贯彻洛川会议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争取抗战胜利。”为此,中原局还专门作了三项决定:一、张如屏、曹云露回去后立即组建“安徽工委”;二、工委分工,曹云露任书记,张如屏任组织部长兼统战部长;三、宋天觉任宣传部长。
(二)
张如屏和曹云露于 1937 年12月底抵达家乡杨庙(今属长丰县)。刚到时,由于对情况不了解,他们的活动仍采取隐蔽的方式,但他们回家的消息还是很快传开了。他们分头走访了一些老同志,老亲朋,老关系,不几天,寿县境内杨庙附近的上奠寺、下塘集、隐贤集、李山庙等地的抗日积极分子闻风而至。吕子让本是上奠寺镇上做买卖的,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土,危害我同胞的罪行早己义愤填膺,他所在地区的国民党地方民团武装,听说日寇逼近,害怕得要死,准备随着国民党县大队逃往六安山区。吕子让当即收集了民间枪支,说:“你们不干(打日本)我干!”并动员了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青壮年人,要他们拿起枪来,同日本鬼子拼个你死我活。张云屏和曹云露一回去,吕子让就带了 30 多人跑来,要求张、曹领导他们打鬼子。
隐贤集的赵筹,土地革命时期就是革命青年,其父是当地开明士绅,其兄赵策为革命牺牲……张、曹回来后,赵筹组织了40 多人枪要求参加抗日行列。共产党员涂中庸,在白色恐怖中无法安身,只身逃亡在外,隐姓埋名。听说张、曹回来了,不顾路途遥远,回到隐贤集,约了赵筹一道前来,决心参加队伍打日寇。几天之内,张、曹暂住的“张同泰”(张如屏六叔张政修开的杂货店)后楼上,张如屏和曹云露接待了来自各方面的有影响的“客人”,消息也就在广大群众中普遍传开了。
在“张同泰”后面的更楼上,召开了抗日积极分子会议。会议由曹云露主持,张如屏传达了中原局的指示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正式宣布中共安徽工委成立及人员分工,并组织了抗日武装“皖北抗日游击支队”(后更名凤阳游击大队)下辖三个中队,张如屏任政委、副大队长,张焕廷任大队长。共约400人,300支枪。
(三)
正当我抗日武装形成,抗日热情在寿县东南乡如火如茶燃烧之际,国民党县政权表面与我合作,暗地里却又对我多方阻挠和限制。经安徽工委研究,为了减少与国民党磨擦,用实际行动团结各方面力量抗日,决定把队伍开赴前方。经李雨村(国民党左派老同盟会员)介绍,工委负责人找到在寿县境内逃难的凤阳县长戴九峰(凤阳已沦陷),同他进行了谈判。戴负责为我军筹粮筹款。我军保他去凤阳上任。我们的队伍改名为凤阳抗日游击大队,但来去自由,不受他调遣,他也无权派人来我大队。谈判达成了协议,约在1938年3月中旬,我游击大队在北路桥集中,开赴凤阳前线,在离县城三、四十里的宋家湾、张家湾等三个村子里住了下来,不久戴九峰的县政府和他的县大队也开到这三个村子里。
5 月上旬,决定夜袭凤阳城。一个晴天的夜晚,我凤阳抗日游击大队整装负荷悄悄地出发了。到达凤阳城南门外埋伏探听情况,准备在拂晓前攻克县城。当即挑选了十来个身强力壮、精明强悍的战士,在向导的带领下,从南门的下水道爬进城去,不声不响地干掉了守卫在城楼上的哨兵,打开了城门,吕子让率领他的一个中队埋伏在南门城外做后卫,以防从蚌埠来的敌人援军。张如屏和赵筹带领二中队全体战士进了城首先缴了守卫在南门的伪军枪支,活捉了敌维持会长潘慰农,解救了维持会为慰劳“皇军”的十多名慰安妇,这时天己大亮。
当游击队打到城中间的十字路口时,那里城楼处设有工事,日本鬼子已有准备,张如屏率部几次向工事冲锋都未能打过去。这时,鬼子龟缩在工事里,不敢露面,只是凭借掩体不断向我射击。因地势对我不利,游击大队的战士接连有牺牲,张如屏的右手也中弹。他用左手指挥,不料左臂又受重伤。为了减少伤亡,加上后面传来消息,鬼子的援兵己从蚌埠乘装甲车出动,游击大队就决定从城门撤出。在城外掩护大部队撤退的吕子让和他率领的全中队战士,个个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当游击大队快要撤完时,吕子让被增援的鬼子榴弹炮射中,壮烈牺牲。
此仗我凤阳抗日游击大队牺牲干部 1 名、战士 8 名,政委、副大队长张如屏负重伤。部队转移到寿县、凤阳、定远三县交界处的北路桥。正在皖视察工作的董必武得知张如屏负伤的消息,立即派曹云露来接替张的工作,担任游击大队长并派人送张如屏到武汉治疗。后来,这支部队在曹云露的率领下,离开了凤阳。同年6月底,北路桥和寿县相继沦陷,部队又回到寿县的杨家庙(今属长丰县),后又开赴河西和瓦埠湖一带继续抗战。
张如屏伤愈后,再赴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0年1月分配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任干部科长,1942年调任晋绥军分区武委会副主任。1945年秋,张三上延安,由中组部派往东北,任吉黑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合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务,转战南北,直至新中国成立。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信息
2022-05-06
2013-02-26
2012-11-13
2012-11-07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电话:0551-62606853 邮编:230001
Copyright © 2021 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1980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