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
在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七届六次 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最新信息

在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七届六次 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在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七届六次 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详情

各位理事、各位同志:
        本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的任务是总结 2022 年工作,部署2023年任务。根据会长办公会议安排,我向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七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做工作报告,请大家审议。
2022年工作情况
        2022年,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党中央的伟大战略部署,坚持以迎接和庆祝党的二十大为契机,以新四军历史研究宣传工作为中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服从中心、服务大局,在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地做好各项党史军史研究宣传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扩大了新四军历史研究宣传工作的社会影响。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新时代新征程,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适应形势发展,跟上时代步伐。2022年,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学习。一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通过学习,使大家进一步弄清我们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根本道理,从而进一步增长历史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进一步提高做好新时代党史军史研究宣传工作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二是专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一致认为,该书全面记录了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近10年进行的伟大变革,系统地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回应重大时代课题中应运而生和丰富发展的清晰脉络,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的重大创新,是对世界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明确回答,也是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思想品格和深邃观点的权威性著作。通过学习,使全体同志进一步提高政治素养、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伐,焕发出新时代新四军历史研究工作的新面貌和新气象。三是及时组织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会议召开情况,了解会议内容,理解会议精神,并召开专题学习会议,组织党员学习、传达、贯彻党的二十大文件,以二十大精神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为实现二十大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而奋斗。据了解,全省各级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都积极组织收听收看二十大开幕盛况。合肥、淮南、滁州、宣城、六安、马鞍山等市和淮河能源集团以及霍山、芜湖鸠江、太湖、怀宁、泗县、淮南潘集等县(市、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还组织进行专题学习讨论。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带头学习研究、阐释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在全省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发挥积极作用,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安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二、以迎接和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契机,积极开展党史军史宣传工作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及早谋划,积极开展党史军史宣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党史宣讲活动,组织党史军史专家学者深入机关单位、基层街道开展党史军史宣讲 20 余场次;二是协助六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开展新四军老战士黄岩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派员参加“黄岩在六安的革命活动座谈会”;三是联合安徽铁军书画社、省书画院,于9月23至25日在合肥·久留米友好美术馆举办“美的旋律Ⅸ——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暨新四军建军85周年书画作品展”,展出书画作品 180 余幅。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原会长、省政协原主席杨多良应邀出席,省铁军书画社社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瑞鼎致贺词,省内多位著名书画家出席开幕式。四是铁军艺术团精心组织编排一组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节目,先后深入省公安厅、省人社厅、省民政厅、三孝口街道等机关基层进行多场文艺演出。五是深入开展采访活动,宣传新四军老战士先进事迹。省供销社离休老干部、八路军老战士王亚平和省财政厅离休老干部、新四军老战士浦惠英夫妇是一对革命伉俪。两位老人家自抗战时期参加革命工作以来,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平凡岗位、积极奉献,期颐之年仍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做了许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周边人民群众的赞誉。其事迹经我会挖掘整理,于7月1日前后在省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分5次报道,社会反响强烈。
        各市县新研会以迎接和庆祝党的二十大召开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新研会开展宣讲活动 200 余次,受众数以万计;合肥市新研会邀请老战士参加,开展党史宣讲28次,听众达1.3万人;芜湖市新研会专门邀请市委老书记高登榜深入县区宣讲党史知识和二十大精神;淮南市新研会举办“新四军纪念林 20 周年”有奖征文活动,评出优秀作品39篇;六安市新研会召开“我心中的大别山精神”研讨会,收到84篇文章,汇编成册;阜阳市新研会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党史军史,受到干部群众好评;蚌埠市新研会参与摄制电视片《黎明密战》(上下集),播出后反响很好;安庆市新研会面对青少年群体,编写《英勇的机枪手》《坚贞的女交通员》等发生在身边的鲜活的党史军史故事,受到学校师生欢迎;淮北市新研会携“红色淮北”主题展览图片,6次巡展校园,并赠送图书1000余册;黄山市参与举办“书画颂党恩·喜迎二十大”书画展并编写了大型组歌《红旗漫卷黄山》;淮能集团新研会结合实际,就《铭记企业历史·传承新四军精神》主题开展宣讲9次;马钢新研会制作10个展板在机关和 5 个服务站展出,参观者逾千人;淮南市新研会大通区分会优选新四军故事30则,编成《革命故事选编》,作为该区中小学党史教育读本,等等。这些宣讲宣传活动,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很好地舆论氛围。
三、以纪念新四军成立 85周年为主题,扎实开展党史军史研究
省        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是开展《新四军与党的建设》征文活动,收到论文40余篇,编辑并内部出版《新四军与党的建设征文汇编》,因疫情防控原因,学术研讨会延至昨天下午召开。二是采访编写《新四军老战士与淠史杭工程》一书。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请省委原书记卢荣景同志作序,收录中共山东省委原书记苏毅然同志和解放军水利工程第一师原师长、新四军老战士马长炎同志的有关文章,使书稿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加鲜明、立意更加高远。考虑到目前出版程序较为繁杂的因素,该书于5月先内部印刷,分送各有关单位、个人征求意见;正式书号正在向中共党史出版社申请办理中。三是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对收集到的50余篇记述抗战时期安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事迹的文章,初编《新四军之友——安徽爱国民主人士(1)》(暂定名)书稿。四是继续开展“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课题研究,其《望江篇》《广德篇》分别于8月、12 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池州篇》已完成初稿;合肥市的肥东《马湖篇》,淮南市的《凤台篇》《潘集篇》已内部印刷。五是应省侨联邀请,开展“新四军侨务工作”专项课题调研,并将具体调研成果及相关图片资料呈送“安徽侨史馆”筹委会,得到充分肯定。
        各市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积极开展新四军历史研究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合肥市新研会经过认真准备,启动了《新四军与合肥》编纂工作,肥东县新研会出版《新四军在肥东》(第 10 集);亳州市新研会编纂的《亳州抗战纪事》由人民东方出版社出版,《亳州红色记忆》已成初稿;宿州新研会编纂的《宿州新四军人物》第三辑已内部出版,《张震在宿州的战斗岁月》、《抗日名将彭雪枫》进入出版程序;滁州新研会编纂的《淮南抗日根据地史研究》完成书稿并送审;马鞍山新研会积极参与“地方史一卷”的修订工作;芜湖市新研会积极建言建策,“新四军在芜湖纪念园”被市有关部门立项;铜陵市新研会完成《江南解放第一城》书稿;宁国市新研会编印《跨过鸭绿江——宁国抗美援朝老兵风采》;淮海委员会将抢救性采访的新四军老战士口述资料,编成《历史的丰碑》一书;安庆市新研会完成《新四军安庆历史大事记》书稿,岳西县新研会编辑出版《新四军在岳西》,等。
        辛勤耕耘结硕果。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2017年以来各省市新四军研究会研究成果进行认真评选,我省新四军研究会刘以顺同志编著的《新四军故事》获优秀编纂奖,李茂辉同志的《神奇将军罗炳辉之神》获优秀论文奖;聂皖辉同志的《淠史杭是淮河治理工程中的一篇杰作》入选由光明日报社和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三届淮河文化论坛;蚌埠市新研会郭照东同志的《渡江作战方略与安徽》入选中央党史研究院编纂出版《百篇党史宣讲报告》;合肥市新研会副会长赵冬云的《新四军创建初期党的建设及启示》获省社科联 2022 年度“三项课题”优秀奖,等。
四、积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结对共建”活动,努力巩固扩大党史军史宣传教育阵地
        经过前期努力,我会先后与20余家机关、部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签订“传承红色基因结对共建”协议。2022 年,我们一是加强与共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党史军史宣讲活动,以此推动共建活动向深层次发展。二是在上市公司——劲旅环境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讲好新四军故事--劲旅杯”有奖征文比赛活动,收到征文124篇。经评议,选出一等奖3 名,二等奖 6 名,三等奖 9 名。三是于 2023 年 3 月 10 日,在省农村农业厅会议中心召开“传承红色基因共建单位工作交流座谈会”,进一步提升共建活动质量。四是开展新四军历史资源调查统计及挂牌授匾工作。依据各市新研会对全省新四军历史遗址遗迹和各类纪念设施调查统计情况,省新研会经过深入研究、反复对比、充分论证,在本次会议上首批向24家单位授予“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红色教育基地”牌匾。今后,此项工作将分期分批进行,以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内推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新四军故事”深入开展。
        各地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效能,主动与革命遗址遗迹所在地党委政府联手,积极出谋划策,提供党史军史知识支持和咨询服务。合肥市新研会积极做好“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的升级改造工作,七一开馆后,至 11 月初即接待参观人员 2.8 万人次;宣城市新研会为巩固拓展“昔日根据地今日新农村”建设成果,主动对接市乡村振兴局,积极谋划推动乡村振兴红色示范点(片)创建工作,并为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泾县)提供党史军史知识和智力服务。池州市新研会组织人员深入红色遗址遗迹地,了解红色资源开发情况,对本地革命遗址遗迹提出保护开发意见建议,力争把红色资源场馆设施建设与乡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发展地方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安庆市新研会首倡并协拍的电视专题片《新四军首俘日军之谜》,于 6 月 15 日在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军迷行天下》栏目播放,影响很大。这个考证很有意义,初步认定新四军首俘日军是 1938 年 6 月 16日,第 4 支队 8 团在桐城大关小关进行的伏击战(过去认为,新四 军 首 次 俘 虏 日 军 战 斗 ,是1938 年 6 月 28 日第 1 支队 2 团在丹徒县竹子岗伏击战)。希望我们这一研究成果能够进一步得到国内同行和权威军史专家、部门的论证、认定,提升“品牌”效应。
五、继续做好《云岭》编辑工作,充分发挥其党史军史宣传教育作用
        2022 年《, 云岭》坚持“研究宣传新四军历史,弘扬传承新四军精神,历史与现实互相结合,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的宗旨,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在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抢抓时机,克服困难,按时编稿约稿,按时召开编委会议,按时做好编排、印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保证刊物正常出版发行。二是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迎庆党的二十大,积极约稿组稿,刊发专题文章13篇。三是在原有栏目基础上,新设“共建之窗”“新研会风采”“新四军老战士与淠史杭工程”等栏目。同时,在封三、封四陆续刊登共建单位学党史抓党建活动和各地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图片,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六、以党建为抓手,推动机关各项工作积极稳妥开展
        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争取省委、省委领导对新四军历史研究宣传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年初,省新研会专门向省委呈报《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传承红色基因三年(2022-2024)行动计划(讨论稿)》和《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七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工作报告》两个文件。省委书记郑栅洁批示有关领导同志阅。1 月 5日,省委副书记程丽华批示:“进一步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新四军的故事,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资政育人作用。”省委及省委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我们做好党史军史研究宣传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组团赴南京参加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报到当天,由于疫情防控原因,与会全体人员由驻地华山饭店转移到南京国际会议中心大酒店实行 5+3 集中隔离。期间,在大会临时党支部组织下,与会人员积极参与,在线上圆满完成预定议程,于 11月29日安全返回。三是开展全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基层组织状况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全省现有的 104 个县(市、区)中,有 70 个县(市、区)设立了新四军历史研究会,2个县(市、区)正在筹备成立,还有 32 个地方没有设立。针对这种情况,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分别致函相关县(市、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希望他们能够对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工作、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支持。四是为落实《传承红色基因三年(2022-2024)行动计划》,省新研会结合实际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分工、强化责任,有效推动工作;五是围绕各级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组织建设,新四军历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宣传,新四军历史遗址遗迹的开发、保护、利用,以及新四军侨务工作等课题,省新研会组织一些同志先后到芜湖市无为市、南陵县,宣城市泾县,黄山市及屯溪区、徽州区等地进行调研,基本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2022年七一期间,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党支部、支部副书记孙维扬分别荣获省社科联业务主管社会组织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各地新研会机关自身建设都在 2021 年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特别像合肥、安庆、宣城、滁州、芜湖等市新研会,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新研会的工作指导,在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开展工作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指导帮助,有力促进本地区党史军史研究宣传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23年工作初步安排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省各级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都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坚持看齐核心、维护核心,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坚持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坚持主动作为、整体推进,扎实做好党史军史研究宣传工作,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做出应有贡献。
一、认真学习、深入宣传、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今后 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认真学习、深入宣传、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全省各级新四军历史研究会2023年的首要任务。
        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务必”,彰显了一个百年大党的历史自信、历史主动,是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始终必须坚守的初心使命。全省各级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都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放到重要位置,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在认真学习原文、领会精神实质、掌握精髓要义上下功夫,深刻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为新时代党史军史研究宣传工作提出的历史任务;深刻把握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给党史军史研究宣传工作拓展的广阔空间;深刻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党史军史工作提供的时代机遇;深刻把握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对党史军史研究宣传工作提出的重大课题;深刻把握团结奋斗对党史军史研究宣传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坚定站在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坚持做到“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为实现党在新时代新阶段的目标任务凝心聚力。
二、扎实推进,不断深化我省新四军历史研究工作
        新的一年,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横向拓展,纵向延伸,不断把新四军历史研究工作引向深入。一是开展《新四军老战士与新安徽》系列丛书编研工作,积极争取《新四军老战士与淠史杭》一书在中共党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同时,启动《我们身边的新四军老战士》组稿工作。该书主要记述新四军老战士在新中国成立后安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二是继续开展《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做好》课题研究,做好池州篇、肥西山南篇的编纂出版工作;三是继续做好《新四军之友——安徽爱国民主人士》(暂定名)的编辑工作,争取年内成书。各市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可参照省会的做法和安排,一方面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另一方面,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好工作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深化党史军史研究工作。
三、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积极开展党史军史宣传工作
        2023 年的党史军史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是以《新时代我们如何弘扬新四军精神》为主题,对新四军精神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弘扬问题作深度研讨;对征集到的论文编辑成书,内部出版;在此基础上,召开一次学术交流会。二是《云岭》杂志要重点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编发稿件。同时,结合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七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和换届会议精神,把现有栏目办好,不断提高刊物质量。三是进一步加强网站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党史军史宣传工作中的作用。四是加强与泾县县委党校的联系沟通,积极推动并努力促成“新四军文化论坛”落地落实。五是拟在适当时机,开办一期《新四军精神传承培训班》,为研究宣传新四军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养人才。培养新四军历史研究宣传后继力量,对于各级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都非常重要、非常迫切。同时,充分发挥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宣讲团、艺术团和刊物媒介的作用,把党史军史研究宣传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各市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都要通过党史军史宣讲、文艺演出、影视制作、图片展览、书画展览、开办网站网页等多种形式,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应有贡献。
四、深入贯彻《安徽省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条例》,进一步做好党史军史资料征集工作
        2023年,省新研会要进一步深入贯彻《安徽省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条例》,以此为依据,积极开展党史军史资料征集工作。主要通过三种途经进行。一是结合《我们身边的新四军老战士》书稿采访工作进行;二是结合《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红色教育基地》挂牌授牌前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行;三是配合做好《安徽革命军事馆》文物征集工作进行。由省军区主办的“安徽革命军事馆”被省委、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认真做好本地区本单位新四军文物史料征集捐赠工作,不仅是各级新研会围绕中心、服务现实的需要,也对我们开展资料征集,讲好历史资料和革命文物背后的革命故事大有裨益,希望各市新研会抓紧抓好。
        全省各级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都要结合新四军历史资料征集工作,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红色遗址遗迹特别是新四军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开发及利用工作,充分利用我们掌握的资料,为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红色旅游点、线的规划、建设,提供党史军史资料和知识方面的支撑;同时,在参与这些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党史军史人物的深度挖掘、研究,不断获取新的资料。
五、大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扎实推动党史军史宣传工作向广处深处发展
        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结对共建活动,是开展新形势下党史军史宣传教育工作的一次创新尝试,实践效果良好。全省各级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抓实。要在以往工作基础上,选好共建单位,找准契合点,主动融合;要明确目标,顺势而为,针对不同对象,明确工作内容、职责,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形成合力共建、共融共通的长效机制;要坚持开展活动,以活动带动活力、以活力提升质量;同时,要注意及时总结传递共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共建工作的社会舆论氛围,打造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结对共建共同体。
六、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促进各项工作健康稳步发展新的一年里,全省各级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都要坚持理论学习制度,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不断提高全体同志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四军历史研究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性。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培育工作,努力培养党史军史研究宣传“名家、名篇、名嘴”,打造党史军史研究宣传工作的“品牌”。要按照省社科联和省社会组织管理局的有关要求,精心谋划、精心组织,做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换届工作,保证各项工作平稳交接、平稳过渡。要进一步加强临时党支部建设,健全组织生活制度,理顺社会组织党建管理工作体系,逐步探索建立结合业务抓党建的工作机制。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议事规则,规范各项工作,保证研究会建设健康稳步发展。要坚持开门办史,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单位的联系与协作,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开辟党史军史研究宣传工作的新愿景,推动我省新四军历史研究宣传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让我们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踔厉奋发、扎实工作,力争把我省新四军历史研究宣传工作推向新高度、跨上新台阶,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校:李茂辉)

联系信息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电话:0551-62606853

微信公众号

意见建议

描述: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电话: 0551-62606853  邮编:230001

Copyright © 2021 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19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