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身 经 百 战 的 将 军 顾 鸿

新四军人物

身 经 百 战 的 将 军 顾 鸿

身 经 百 战 的 将 军 顾 鸿

详情
走上革命道路
        顾鸿,安徽省庐江县白山镇人。1915 年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家庭。他从小就给地主家放牛,打短工,过着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1933年,中共合肥南乡区委书记颜文斗经常到庐江北乡活动,时常住在他家。在颜文斗的宣传教育和影响下,顾鸿哥哥顾节章、顾节桢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也参加了秘密群众组织。当时,他家就设了秘密交通站,他负责三河、舒城、合肥等地秘密交通工作,送过信,送过党的情报,探过敌情,从未出现差错。1934年 5、6月间,由于红军庐北游击队赵大有牺牲,队长沈其德投敌,庐北地区党组织遭敌破坏。9 月,皖西北特委派张家声回庐江北乡恢复党的工作。
        随后,皖西北游击师曹云露、陈郁发、张如屏先后到庐北,恢复和发展党的工作,打击国民党反动势力。1935年,顾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2月,皖西北特委在庐江宋家小圩子召开会议,改选特委,顾鸿当选为特委委员,兼任组织干事。
        1936年 4月,顾鸿和张家声发动群众 3000 余人在夏家岗等地扒地主家的粮食 3600 余斤,救济穷人。6月 28日,国民党戴桥 镇 联 保 主 任 饶 余 之 带 领 商团,包围了他们村庄,他冲出了敌人包围。此后,他家房屋被敌人烧毁。他毅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积极配合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扒粮斗争,进行革命宣传。10 月,他和孙仲德等一行 15 人化装成学生,在巢、无、庐 3 县接壤的六凤山,利用农村唱戏的机会,登上戏台向 4000 多名观众宣传抗日救国道理,演讲取得很好效果。台上台下群情激昂,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当即有三四百名青年要求参军到前线打击日本侵略者。
投身抗日洪流
        1937年 5月,顾鸿奉命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 年3月,顾鸿在抗大学习结业后,被调赴新四军军部,先后担任民运部科员,第六团、第五团民运股长。他积极深入乡村,开展民运工作。后调任第三支队特务大队大队长。同年 10 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新四军向江北广大敌后地区发展的方针。1939年4月27日,他随叶挺军长和邓子恢、赖传珠等首长过江到无为。5 月 7 日,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为加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江北指挥部决定将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一营编入江北游击纵队,纵队辖第一、二、三 3 个大队,顾鸿任第三大队教导 员 ,后 改 任 二 营 营 长 兼 教导员。
        皖南事变后,1941 年 9 月,顾鸿任新四军第七师第五十六团副团长。同月,守在巢县城内的日本侵略军一个小队十余人和汪伪军百余人,向巢无庐根据地的散兵镇、高林桥一带进犯。顾鸿得此情报后,即命令白湖团二营副营长林金芳和教导员孙质夫率领四连、六连迅速从隐蔽地区接近敌人。当进发到散兵镇时,敌伪军正在抢粮、捉鸡、抓老百姓。白湖团二营四连和六连指战员向敌伪军猛烈冲杀过去。经过两个多小时激烈战斗,打垮了日军一个小队,打散了汪伪军 100多人,其中击毙伪军 10余人、俘虏伪军20余人。
        1941 年 10 月,新四军第七师政治委员曾希圣代表皖江区党委和第七师找第五十六团副团长顾鸿谈话,命他率五连、七连到和含(今和县、含山县一带)去,与先前到达该地、在小庙岗一带活动的陈仁洪的老三连,加上江文、刘云的和含独立连,组建和含指挥部。为领导整个和含地区工作,成立军政委员会,陈仁洪任书记,李岩任副书记,顾鸿为委员;由陈仁洪兼任指挥,顾鸿兼任副指挥。顾鸿到达和含地区,了解到该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皖中的战略要地,开辟和含、建立敌后根据地,不仅可给第七师的活动开拓较大的回旋余地,而且对发展华中抗战局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部队到达和含后,他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对干部、战士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阐述此举的重要战略意义。独立团部队立足的小庙岗一带,是一块方圆不足 5 平方公里的荒岗瘠地,而四邻日、伪、顽碉堡林立,犬牙交错,虽然常驻兵力不等,但分布很广,虎视耽耽,是独立团开展活动和秘密工作的“钉子”、开辟根据地的障碍。独立团要在和含地区立足,首要的任务就是“拔钉子”、除障碍,缩小敌占区,扩大根据地。
        为了不打无把握之战,顾鸿实施对敌侦察,分析日、伪、顽 3股敌人在和含地区的分布状况。在独立团成立不久,首战螺丝滩告捷。全歼伪军曹良文部 200多人,缴获长短枪百余支、子弹5000余发。随后攻取百旺市、五显集、石港、白渡桥等敌伪据点。自此,和含局面基本打开,和含南部广大地区相继收复。
        南义镇位于和县西部,是与含山县毗邻的一个大集镇,盘踞该集镇的伪军,是新开辟的和县抗日民主根据地腹部上的一个“大钉子”,对和含独立团的活动和根据地的发展妨碍极大,新四军第七师指示和含独立团坚决消灭南义镇的伪军。副团长顾鸿接受任务后,决定首先摸清敌情和伪据点地形。
        1942 年 7 月中旬的一个上午,顾鸿率领担任攻击任务的三连、五连的排以上干部和侦察员,到南义镇北面距敌人碉堡三四百米的草丛和树林里隐蔽,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敌人碉堡和周围情况。此时,顾鸿从望远镜里看到敌碉堡下站岗的一名敌人,两手抱着西瓜在啃;旁边一个人蹲在地上,像是一个卖瓜的农民,心想这里敌人警惕性不高,随即派侦察员谷大海、张永清到南义镇北边侦察,从望远镜里看到的情况一致:敌人碉堡外有铁丝网、壕沟,沟里有水,进碉堡有一道木桥,靠近碉堡附近有敌人的宿舍、厨房、厕所等。
        了解敌情后,顾鸿决定迅速消灭敌人。当夜深人静时,顾鸿亲率三、五 2 个连队的指战员向南义进攻。凌晨 1 时左右,部队从东北和西南方向,将南义镇包围起来,由三连连长彭司宝指挥突击队逼近敌碉堡担任主攻,指导员钟大湖组织火力掩护突击队进攻;五连连长王志树和指导员闻杰指挥部队,向敌碉堡作佯攻配合行动。突击队神不知鬼不觉地越过铁丝网和壕沟,向敌碉堡摸去,先摸进敌连部,将敌连长活捉,一些睡在露天的伪兵还未来得及翻身就成了俘虏。碉堡和营房里的敌人负隅顽抗,被独立团突击队当场击毙 30 余人,其余敌人全部被俘。此仗歼敌百余人,缴获长短枪 66 支及部分物资。
        南义敌据点被攻克后,和含地区东西长约 100 公里、南北约5 公里连成一片,和含抗日民主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四军七师和二师、军部的交通线,从此开始顺利打通。
        1942年9月14日,为配合新四军第二师反磨擦斗争,在新四军第七师代师长傅秋涛直接指挥下,由团长马长炎、副团长顾鸿率和含独立团一、三、五、七 4个连队,从驻地含山县小庙岗星夜急行军,向盘踞在含山县北部大孔村的顽敌逼近。到达半边月等地时,独立团七连擒获敌哨兵 10 余人,经审问,得知驻大孔村的顽军是安徽省顽保安第八团的 1 个连兵力,以及武器装备及工事构筑情况,这就为消灭这股顽军提供了准确情报。独立团于凌晨接敌后,敌人集中全部火力向独立团主攻部队扫射,三连连长彭司宝率突击队几次冲击受阻。这时担任佯攻任务的五连连长闻杰,看到主攻部队受到猛烈火力阻击难以前进,双方处于对峙状态时,率部队火速从敌侧后发起猛烈攻击。敌人在独立团两面夹击下,困兽之势已成。这时,三连、五连又重新组织全部火力,将敌南北两座碉堡火力点全部封锁,然后命令突击队发起连续进攻,越过敌壕沟,向敌人两座碉堡里一连扔进几十枚手榴弹,炸得敌人哇哇乱叫。独立团战士冲进碉堡后,向少数负隅顽抗的敌人猛烈射击,顽连长当场被击毙,多数敌人在“缴枪不杀”的喊声中,举手投降。从此,打开了和含地区抗日新局面。
        1943年 3月,随着军事斗争的胜利,中共江(浦)和(县)全(椒)县委组建,顾鸿任县委委员兼军事部部长。同时,他还任江全大队大队长,倾力进行对敌斗争,扩大共产党和新四军的影响。在江全地区,大小仗打了数十次。不久顽军侵占石村庙后,在据点建立碉堡群,妄图阻挠和含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与和含部队的活动。顾鸿亲自对顽军情况进行侦察,命令江全大队三中队集中兵力攻打石村庙。在他的指挥下,顽军小兰泉和石村庙 2个据点被攻克,全歼顽军 1 个连,缴获 长短枪 58 支,俘敌近百人。
        同年 7 月中旬,顾鸿率第一、第二中队和大队侦察班,化装奔袭濮陈集,一举歼灭作恶多端的国民党特工队 1 个中队。翌日,中共皖江区党委机关报《大江报》作宣传报道。随着人民抗日武装迅速向江全地区推进,打开了该地区局面,建立了抗日政权,武装力量也得到大大发展,顾鸿对开辟江全地区做了重大贡献。
        1943 年 10 月,皖江区党委为了统一领导巢无庐舒地区武装,加强对皖西地区国民党军队的防御力量,巩固巢无庐中心区,以白湖大队与七师原巢合庐游击支队一部等合编为白湖团,顾鸿任团长。10 月 20 日,曾希圣指示顾鸿,桂顽要向巢无庐根据地大举进犯,为了取得这次反顽斗争胜利,决定派顾鸿亲率白湖团第一营到舒城、庐江、桐城等县一带,袭击敌人后方,拖住敌人后腿,消灭一切可能消灭的敌人,打乱敌人部署,钳制一部敌人。任务就是命令,他迅速向部队动员后,一面先遣侦察,一面派部火速奔至庐(江)西百神庙、舒(城) 南东沙埂、庐北金家板桥,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共毙敌 37 人,伤敌 20 多人,俘敌、伪乡长以下人员 150 多人,缴获步枪83支、八二迫击炮弹15箱、子弹若干,取得三战三捷,打乱了顽军部署,牵制了部分敌人,有力地配合了根据地正面作战。1944 年 2 月 25 日,桂顽五路军 2 个正规主力营纠集地方团 1 个营,分 3 路向巢无庐中心区发起进攻,顾鸿率领白湖团奉命组织反击,与敌人激战 2 个小时,毙敌百余人,迫使顽军退回。3月 14日,白湖团一营袭击盛家湾伪军据点,歼其大部,缴获三八式步枪 12 支、手枪 1 支及其他军事物资。3月 21日,驻庐江盛家桥的顽军在七里铺一带大肆骚扰、抢掠,白湖团二营五 连 和 槐 林 区 警 备 队 紧 密 配合,赶至追击,歼其一部。8 月23 日,国民党顽军第八游击纵队 司 令 龙 炎 武 亲 临 乌 龙 山 前线,指挥第一七六师第五二八团,常备队 5 个中队和 1 个迫击炮连约 2000 人,分 2 路向周家大山两侧的天井山发起猛攻。
        第七师白湖团在“巢大”等部队的配合下,英勇还击,猛扑敌群,与敌肉搏,打退顽军多次进攻,击毙顽军营长 1 人、连长 3人及以下官兵 300 余人,重创桂顽 第 五 二 八 团 。 同 年 9 月 21日,国民党第八游 击队纵队三四百人由盛家桥向沐家集附近的孙家桥进犯,被白湖团二营击退,毙伤顽军 10 余人。次日拂晓,顽军第八游击纵队第一、第二支队各 1 个大队 600 余人,又从盛家桥、金城寺分 2 路向七里铺进犯。 在顾鸿的指挥下,白湖团英勇阻击,激战 2 个小时,毙伤敌 80 余人,俘敌 1 人,顽军遗尸 6具。
        在八年全面抗战中,顾鸿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屡建战功,为创建皖江抗日根据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5 年 10 月,和含支队与转战解放战场沿江支队一部合编为第七师第二十一旅第六十一团。顾鸿任团政治委员,率部横渡巢湖,越过津浦线,北上苏鲁,作战略转移。1946年 6月,第六十一团奉命对津浦路和胶济路上残余的伪军发动讨伐战,并与友邻部队担负攻袭枣庄任务。第六十一团指战员迅速炸毁碉堡,占领敌人阵地,英勇杀敌,俘敌 3000 余人,活捉王继美,解放了枣庄。之后,第六十一团编入华东野战军第一师第二旅第六团,和山东野战军并肩战斗。同年 12 月,在鲁南战役中,受命固守兰陵城。由固守到进攻,又由击溃到追击,连连告捷,俘敌 1000 余人,缴获枪、炮、弹不计其数,六团声威大振。1947年 1月,六团改为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第三十三团,顾鸿任政治委员。孟良崮战役打响后,在团长周继生和政治委员顾鸿率领下,第三十三团先后攻克六○○高地,打退敌人的数次反冲锋,全歼国民党王牌军队第七十四师 2 个排,占领了孟良崮主峰。
1948年 3月中旬,根据中共中央战略部署,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派遣顾鸿率领第四纵队南下先遣支队先行南下,以扫除敌人的江北据点,为渡江战役创造条件。
        1949年1月25日,在先遣支队第九支队副司令顾鸿率领下,和平解放了三河镇,俘敌 1200余人,缴获长短枪 600 余支、驳壳枪 25 支和部分弹药。后因淮海战役告捷,他受命挺进大别山剿匪。同年4月20日,他任皖北军区警备第二旅副旅长;后又任第十五旅副旅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顾鸿任华东军区第二十七军第九十师副师长、代师长。1951 年,他奉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任第十六步兵学校校长,华东军区工程兵指挥部副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工程兵学校副校长、第一副校长。1957 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任工程兵学校校长。1964 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16年 1月,顾鸿病逝于南京,享年101岁。

联系信息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电话:0551-62606853

微信公众号

意见建议

描述: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电话: 0551-62606853  邮编:230001

Copyright © 2021 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19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