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
从胡孟晋烈士抗战家书看共产党人家国情怀

最新信息

从胡孟晋烈士抗战家书看共产党人家国情怀

从胡孟晋烈士抗战家书看共产党人家国情怀

详情
        胡孟晋(1912—1947),安徽舒城人。1938年夏,参加新四军第四支队,同年 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淮南,曾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部秘书、中共嘉山县委秘书兼自来桥区委书记,随罗炳辉、汪道涵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斗争和津浦路东根据地的开辟。在皖江,曾任中共(无为)五区工委书记兼组织部长、中共白湖中心县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参与了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创建。1947年7月牺牲于河北故城,年仅35岁。
        在投身于抗日烽火之际,胡孟晋烈士留下了 15 封抗战家书。这些抗战文献,体现了胡孟晋烈士“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和“不做金钱的奴隶”的浩然正气!
“国之不存家何在?”
        1939年秋,胡孟晋奉命自津浦路东抗日前线返回家乡舒城,开展党的秘密斗争。11 月 24日,在结束与亲人两个月团聚即将归队之际,他写信与妻子张惠告别,阐释“舍小家,顾大家”的道理、并相约与妻子互勉并肩抗战。
        谁不愿骨肉的团聚,谁不留恋家庭的甜蜜,要知道国家民族重要……大难当头,应踊跃赴前线杀敌……希望你将无知识的妇女,组织起来,宣传和教育她们,使伊等知道“皮之不存,毛何附焉?”“国之不存家何在?”……请你安心在乡努力妇女解放的事业成为女英雄!
张惠没有辜负丈夫的期望,她勇敢地走出家门,参加地方妇女抗敌协会工作,还现身说法动员更多的热血青年走上抗日疆场,为早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作出了努力。
“国运好转、民解倒悬”
        1943年初,胡孟晋从淮南抗日根据地调往皖江地区之巢湖、无为、庐江等地开辟新区,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1944 年 10月 15 日,在为妻弟、战友张轼代笔的家书中,他写道:
        顷 奉 大 人 八 月 中 旬 一 札……至于促男归舒……要等待国运好转、民解倒悬的年头。然为期已不在远了。近阅报载,意国已无条件投降了,日军末日想亦可见。胜利时间迫近,不独国家幸运,亦即我家之幸运,惟请大人等不可过急。
        信中“国运好转、民解倒悬”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充满了必胜信心,更抒发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憧憬新中国诞生的雄心壮志!
传承精神 仍在路上
胡孟晋烈士抗战家书是不可多得的革命文物、珍贵的文献史料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教科书、“营养剂”。
        为充分发挥胡孟晋烈士抗战家书的教育作用,我会经多年的深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宣教品牌。一是先后在《铁军》《安徽日报》《党史纵览》《江淮文史》《云岭》等报刊发表系列文章,从不同角度诠释胡孟晋烈士抗战家书透视出的伟大抗战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二是对家书进行逐页标记、扫描、识读、注释、配图后,于 2009 年编印《胡孟晋烈士抗战家书》一书、2018 年公开出版《鸿雁家国情》一书。其中,《鸿雁家国情》印数达 3 万册;三是,与相关部门于 2021 年联合摄制的时长 20 多分钟文献纪录片《烽火家书》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首映时,在党代表中产生强烈反响,还荣获了第 16 届全省党员电教片评比特别奖等奖项,并在“安徽先锋”党员教育系列平台和全省“先锋”矩阵集中展播;四是,协助主流媒体推出系列节目,在省行政中心一楼大屏循环播放,制作的短视频《15封家书:胡孟晋烈士的家国情怀》先后登陆共产党员网和山东卫视。

联系信息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电话:0551-62606853

微信公众号

意见建议

描述: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电话: 0551-62606853  邮编:230001

Copyright © 2021 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1980号-1